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成长指导手册 >> 课程篇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学生在校修学要求
1.基础型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必修,学科课程十六门,实践课程四门。学习期满,应按要求考核,全部合格。
(1)国家课程科目
学科课程:语文(294课时)、数学(294课时)、英语(294课时)、体育(294课时)、政治
(196课时)、物理(136课时)、化学(136课时)、历史(136课时)、生物(102课
时)、地理(102课时)、劳技(102课时)、艺术(98课时)、计算机(68课时)
学习要求:参加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其中信息科技考试为上机操作考试,外语含听、说能力,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含技能操作。
考试安排:高一:信息科技、地理
高二:历史、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高三: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
考试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类,“合格”成绩再分为A、B、C、D四个等第。
考试结果的运用:1.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组成部分;
2.检测教育教学质量;
3.评价高中学生学业情况;
4.为高校招生提供参考依据。
实践课程:(十天)军政训练、农业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学习要求:100%出勤,并完成小结。
(2)学校课程科目
学科课程:(一学期)诚信读本、品读浦东
(一年)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要求:考查合格。
实践课程:(三周)校内服务(三年内完成)。
学习要求:100%出勤,并完成小结。
2.拓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学校共设计30学分(18课时为1学分),共计540课时;要求学生在不同模块中至少选择270课时,并参加考查,取得15学分,达到学校规定要求。
(1)模块一:学科类拓展
限选4分
(2)模块二:数理类拓展
至少选1分
(2)模块三:人文类拓展
至少选2分
(3)模块四:科学类拓展
至少选1分
(4)模块五:体艺类拓展
至少选2分
(5)模块六:社团类拓展
至少选2分
(6)模块七:综合类拓展
至少选3分
3.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总计72课时,必选。学习要求:完整地参与过程,完成研究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拓展型课程实施办法
一、课程分类
(一)学科类拓展课程
(二)金融素养特色课程
二、拓展型课程实施
1.学科类拓展型课程实施 2.金融素养特色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基本流程
时间
|
内容
|
负责部门
|
每
学
期
|
第1周
|
学生网上填报志愿
完成录取工作
|
班主任
教学处
|
第2周起
|
按校本课程课表实施
|
任课教师
|
第9周
|
部分课程结束
学生网上评价课程
|
教学处
任课教师
|
第11周起
|
部分课程第二轮启动
|
教学处
任课教师
|
第18周
|
所有校本课程结束
学生网上评价课程
|
教学处
任课教师
|
(二)学生选课须知:
1.每位学生每学期要修满2学分的课程。可以只选择一门2学分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一门0.5学分的课程加上两门0.5学分的课程。
2.每个学生在同一类时段只能选择一门课程。
2.每位学生应严格按照填报要求填满志愿,不允许有空志愿的情况,否则,志愿无效。其中志愿表中第一至第五志愿为1学分、2学分的课程,第六至第十志愿为第一门0.5学分的课程,第十一至十五志愿为下第二门0.5学分的课程。
3.已经选学过的课程应不再填报。
4.网上系统将按照学生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自动完成选课和录取工作,一经录取,教学处不再接受更改申请。
志愿表样表:
(三)学生网上选课操作办法:
学生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师生发展性诚信档案”
---> 点击“学生选课”
---> 浏览“校本课程介绍”--->
双击打开“填报选课志愿”。
(四)课程管理具体要求
1.学生选报的校本课程一经录取,不得任意调换,否则以旷课论处。
2.学生应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不得无故迟到、旷课。若无故迟到两次,则以一节旷课论处。大课程无故缺席,累计旷课达3节及以上者,该生该课程学分记为0分;小课程无故缺席,累计旷课达2节及以上者,该生该课程学分记为0分。任课教师应及时将旷课学生名单反馈至德育处。
3.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由任课教师掌握。主要由学生出勤情况、学习的态度和综合考查组成(实践、口试、调查、小结、笔试、小组活动等方式)。
4.学生学习评价结果应由任课教师记入《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并给予相应学分。
5.综合性课程或社团课程,按参与学习证明由班主任记入《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
6.每学期校本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应撰写学习体会,并在网上完成对校本课程的评价。
(五)网上评价操作办法:
1.学生用户登录后在“学生选课”中添加“校本课程评价”;
2.评价对象为本学期所学过的校本课程;
3.评价表现方式:
课程名称
|
授课教师
|
评价指标
|
|
|
(学生点击进入后选择A\B\C\D\E)
|
4.填完表格后提交。
评价指标:
①这门课程的内容是丰富的;
②这门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合理的;
③这门课程能激发我的兴趣;
④这门课我每节都有收获;
⑤这位老师与我平等的交流讨论;
⑥这位老师善于发现我学习中的困难;
⑦这位老师注意引导我进行探究;
⑧这位老师对所开的课有一定的研究;
⑨这位老师无迟到、早退和缺课现象;
⑩若你的好友也想选这位老师开的课,你的意见是:
A非常赞成(10分)
B赞成(8分)
C一般6分)
D不同意(4分)
E坚决反对(0)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金融素养特色校本课程介绍
东昌中学金融素养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由外圈、中圈和核心圈(内圈)组成,其课程结构如图:
1.课程目录及内容及特点
“核心圈(内圈)”课程(4+7):其中,4门通识性课程为必修课程,7门专业性课程为选修课程。
“中圈”课程(20+13+6):主要涉及社交、礼仪、辩论、数学工具、语言等。“中圈”课程主要是为了落实金融素养的培养目标,与金融素养培养和金融志趣提升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基础性。
“外圈”课程(13+25+5):主要涉及文、史、哲、理、体艺、养生、手工制作等。“外圈”课程主要是为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多元化,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课程目录详见附件一:“三圈”课程目录及学分安排)
2.课程设置
东昌中学金融素养特色校本课程面向高一、高二年级及部分有兴趣的高三学生开设。
附:课程目录及学分安排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课)
|
学分设定
|
课程
结构
|
课程类型
|
1
|
《金融概述》
|
8
|
0.5
|
内圈课程
|
必修
|
2
|
《60天个人财务分析》
|
8
|
0.5
|
内圈课程
|
必修
|
3
|
《采访金融人士》
|
8
|
0.5
|
内圈课程
|
必修
|
4
|
《中学生职业规划》
|
8
|
0.5
|
内圈课程
|
必修
|
5
|
《走进金融机构》
|
8
|
0.5
|
内圈课程
|
选修
|
6
|
《学生公司》
|
8
|
0.5
|
内圈课程
|
选修
|
7
|
《银行实务》
|
8
|
0.5
|
内圈课程
|
选修
|
8
|
《JA经济学》
|
8
|
0.5
|
内圈课程
|
选修
|
9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8
|
0.5
|
内圈课程
|
选修
|
10
|
《生活中的理财》
|
8
|
0.5
|
内圈课程
|
选修
|
11
|
《金融投资》
|
8
|
0.5
|
内圈课程
|
选修
|
12
|
社会调查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13
|
生活中的博弈论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14
|
经典广告欣赏与评析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15
|
年轻时要做的30件事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16
|
电脑几何画板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17
|
信息安全与密码学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18
|
概率与统计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19
|
数学小百科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20
|
办公室英语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21
|
看听唱学英语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22
|
金融英语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23
|
餐饮礼仪英语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24
|
基础日语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25
|
法语入门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26
|
德语入门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27
|
品读浦东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28
|
走进科技馆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29
|
走进上海博物馆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30
|
路上的风景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31
|
现代通讯技术大观
|
8
|
0.5
|
中圈课程
|
选修
|
32
|
交际语言艺术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33
|
校园主持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34
|
诚信读本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35
|
礼仪修养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36
|
素质拓展大课堂——心理团体游戏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37
|
生活要有点禅意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38
|
高中数学研习方法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39
|
英语能力拓展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40
|
趣味英语词语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41
|
旅游文化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42
|
生活中的地理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43
|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44
|
创意设计与制作
|
16
|
1
|
中圈课程
|
选修
|
45
|
演讲与辩论
|
32
|
2
|
中圈课程
|
选修
|
46
|
计算机应用操作与程序设计
|
32
|
2
|
中圈课程
|
选修
|
47
|
网站设计与开发
|
32
|
2
|
中圈课程
|
选修
|
48
|
电脑图片处理和动画制作
|
32
|
2
|
中圈课程
|
选修
|
49
|
电脑DIY
|
32
|
2
|
中圈课程
|
选修
|
50
|
电视节目制作(数码摄影与摄像)
|
32
|
2
|
中圈课程
|
选修
|
51
|
走进《圣经》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52
|
余秋雨文化散文赏读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53
|
中华民俗漫谈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54
|
中国酒文化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55
|
英语卡拉ok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56
|
高中数学选读(英语本)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57
|
美国大片赏析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58
|
书法研习-《兰亭序》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59
|
校外美术实践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60
|
女子防身术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61
|
休闲体育—网球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62
|
乒乓技法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63
|
瑜伽与健身
|
8
|
0.5
|
外圈课程
|
选修
|
64
|
《论语》与修身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65
|
《史记》人物形象赏析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66
|
古典诗词艺术欣赏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67
|
窥得园林半点春——昆曲印象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68
|
王小波作品文化内涵探究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69
|
天文历法与文化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70
|
诗词鉴赏与创作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71
|
唐之韵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72
|
宋词品读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73
|
流行歌曲词作研究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74
|
中国建筑文化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75
|
看动漫学日语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76
|
高中奥数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77
|
物理实验 pasco 与 DIS 谁与
争锋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78
|
物理双基提高班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79
|
概率在遗传规律计算的应用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80
|
校园植物探究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81
|
对抗细菌的武器—抗菌药物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82
|
探究转基因食品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83
|
走近迪士尼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84
|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拓展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85
|
养身功法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86
|
男子篮球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87
|
女子篮球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88
|
工艺十字绣
|
16
|
1
|
外圈课程
|
选修
|
89
|
物理竞赛
|
32
|
2
|
外圈课程
|
选修
|
90
|
学画油画
|
32
|
2
|
外圈课程
|
选修
|
91
|
轻音乐队
|
32
|
2
|
外圈课程
|
选修
|
92
|
音乐剧鉴赏、创作与表演
|
32
|
2
|
外圈课程
|
选修
|
93
|
足球天地
|
32
|
2
|
外圈课程
|
选修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研究型课程实施办法
(一)实施流程
高一年级
以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为主,学会选择学科学习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或其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主要是学校以前学生研究过的较为简单的课题)。
分阶段
|
内容
|
负责部门
|
第
一
学
期
|
第一阶段
(培训学习)
|
全体高一科任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培训
学生研究成果汇报准备
|
发展处
教学处
团委
|
上一学年度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表彰及部分优秀课题小组经验介绍
|
教学处
团委
|
全体高一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与培训——研究性学习平台4.0版本的使用培训及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培训
|
发展处
班主任
|
第二阶段
(课题开题)
|
学生浏览学校已有课题,成立课题小组,选择或申报研究性课题,确定指导教师
|
班主任
任课教师
|
学生开题论证汇报(小组方案介绍)
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
发展处
教学处
指导教师
|
第三阶段
(课题研究)
|
学生分小组自主进行课题研究
若有外出考察或调查的,需经教学处登记备案
|
指导教师
德育处
|
课题小组第一阶段集中整理研究资料,并在研究性学习平台上进行记录
课题小组安排研究活动,指导教师参与
|
指导教师
信息技术组
|
课题小组第二阶段集中整理研究资料,并在研究性学习平台上进行记录
已结题的课题小组写出结题报告,未结题的课题小组初步整理出研究性学习阶段成果
课题小组交流研究成果
已结题的小组选择并确定新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
未结题的课题小组进行下一阶段研究计划的制定
|
教学处
德育处
指导教师
|
寒假
|
继续研究,研究资料随时记入研究性学习平台
|
指导教师
家长
社会资源
|
分阶段
|
内
容
|
负责部门
|
第
二
学
期
|
第四阶段
(课题推进)
|
课题小组成员交流
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情况
|
班主任
|
各课题小组继续研究,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记入研究性学习平台
|
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
班主任
|
指导教师与课题小组成员见面,对研究性学习给予指导(小结前一阶段工作,提出下一阶段工作建议)
|
教学处
班主任
指导教师
|
第五阶段
(撰写报告)
|
撰写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并记入研究性学习平台
|
指导教师
|
第六阶段
(评估展示)
|
课题小组内学习评估
指导教师评估
班级汇总本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课题小组整理《平台》上的资料并在《档案》中登记
|
课题组长
指导教师
班主任
教学处
|
指导教师推荐优秀课题及相关资料至年级组
|
教研组
年级组
教学处
|
年级组推荐优秀课题至教学处,并提供相关资料,学校评审优秀课题
|
发展处
教学处
|
学校组织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展示
|
教学处
年级组
指导教师
|
后续工作
|
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结集
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宣传展示
|
发展处
教学处
德育处
|
高二年级
在高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自选课题研究。
分阶段
|
内容
|
负责部门
|
第
一
学
期
|
第一阶段
(培训学习)
|
上一学年度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表彰及部分优秀课题小组经验介绍
|
教学处
班主任
校团委
|
研究性学习指导与培训——浏览研究性学习平台上的资料,并进一步了解平台上各功能区的作用
|
班主任
|
第二阶段
(课题开题)
|
学生浏览学校已有课题,成立课题小组,选择或申报高二学年的研究性课题,并确定指导教师
未结题的课题小组继续开展课题研究
|
班主任
任课教师
|
学生开题论证汇报(小组方案介绍)
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
教学处
年级组
信息技术组
|
第三阶段
(课题研究)
|
学生分课题小组自主进行课题研究
若有外出考察或调查的,需经教学处登记备案
|
指导教师
德育处
|
课题小组第一阶段集中整理研究资料,并在研究性学习平台上进行记录
课题小组安排研究活动,指导教师参与
|
指导教师
信息技术组
|
继续研究,研究过程资料记入平台
|
指导教师
|
课题小组第二阶段集中整理研究资料,并在研究性学习平台上进行记录
已结题的课题小组写出结题报告,未结题的课题小组初步整理出研究性学习阶段成果
课题小组交流研究成果
已结题的课题小组选择并确定新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未结题的课题小组进行下一阶段研究计划的制定
|
教学处
德育处
指导教师
|
寒假
|
继续研究,研究资料随时输入研究性学习平台
|
指导教师
家长
社会资源
|
分阶段
|
内
容
|
负责部门
|
第
二
学
期
|
第四阶段
(课题推进)
|
课题小组成员交流;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情况。
|
班主任
|
各课题小组继续研究,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记入研究性学习平台
|
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
班主任
|
指导教师与课题小组成员见面,对研究性学习给予指导(小结前一阶段工作,提出下一阶段工作建议)
|
教学处
班主任
指导教师
|
第五阶段
(撰写报告)
|
撰写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并记入研究性学习平台
|
指导教师
|
第六阶段
(评估展示)
|
小组内学习评估
指导教师评估
班级汇总本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课题小组整理《平台》上的资料并在《档案》中登记
|
课题组长
指导教师
班主任
教学处
|
指导教师推荐优秀课题及相关资料至年级组
|
教研组
年级组
教学处
|
年级组推荐优秀课题至教学处,并提供相关资料,学校评审优秀课题
|
发展处
教学处
|
学校组织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展示
|
教学处
年级组
指导教师
|
后续工作
|
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结集
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宣传展示
|
发展处
教学处
德育处
|
(二)课程管理具体要求
1.学校成立研究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目标、实施方法和评估方法等指导。
2.发展处负责教师和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负责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3.教学处遵照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负责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组织及管理工作,负责教师的组织指导、提供相应的实验操作和图书资料等条件。
4.德育处负责学生研究过程中的外出审核及其管理,负责学生在沟通交往中的礼仪教育,负责学生成果的宣传展示。
5.年级组配合教学处负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统计汇总、优秀课题推荐、研究课题汇报等各项统筹工作,汇总情况报教学处,领导小组审核后返回年级组。
6.班主任负责做好本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分组、选题、开题、结题、成果汇报和展示等各项组织工作,并指导本班学生完成《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相关信息的登录和审核工作,汇总情况报年级组。
7.各教研组负责动员教师参与到指导教师队伍中,并提供学科研究课题和综合研究课题。
8.信息资料组负责《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和《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的网络平台技术支持。
9.班级学生要求全员参与,每个学生两年内至少完成两个课题的研究,课题可以来自学校资源库中的课题,也可以是学生自选的课题。学期初班级学生自行组成课题小组,推选课题小组组长,选定课题指导老师。课题研究中的选题、开题、结题等各项工作均在研究性学习平台上进行记载,每个学年末课题小组要做好课题汇报的准备工作(课题小组的分工协作情况、研究过程中的点滴感受、论文、课题报告或研究成果等),课题成果可以报年级组,进一步申报校级优秀课题。
(三)研究性学习平台操作流程
学生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究性学习平台”
---> 自主学习主页中提供的相关资料
---> 点击“快速入门”,自主学习并掌握研究性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
--->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各个流程。
(四)课题研究绩效评定
学生自评,对研究过程中参与的态度、程度、学习结果作出自我评估;小组互评,对本小组成员的研究贡献、过程表现作出评估;指导教师评定,对学生的研究态度、积极性、持久性及研究能力作出评估
成果认定,根据研究过程及成果首先由指导教师评定,分别以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评估,并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简单描述性评估,对成果进行简单描述性评估。由年级组汇总审核,将认定学分报告教学处,并由领导小组审核后返回班主任;年级组推荐优秀成果和小组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社团介绍
序号
|
社团名称
|
社团类别
|
成立时间
|
指导老师
|
备注
|
1
|
校舞蹈队
|
人文艺术类
|
学校特色
|
林晓梅
|
|
2
|
美术兴趣小组
|
人文艺术类
|
学校特色
|
胡菊飞
程俊珠
|
|
3
|
彗星乐队
|
人文艺术类
|
学校特色
|
黄正方
|
|
4
|
东昌论坛
辩论社
|
理论学习类
|
1992
|
|
区明星社团
|
5
|
视觉-东昌 摄影社
|
学术科技类
|
2008
|
|
区明星社团
|
6
|
火花编辑室
|
学术科技类
|
1992
|
|
区优秀社团
|
7
|
月海美学社
|
社会实践类
|
1992
|
|
|
8
|
乒乓球社
|
体育健身类
|
1995
|
|
|
9
|
学生公司
|
社会实践类
|
1999
|
|
|
10
|
篮球社
|
体育健身类
|
2002
|
|
|
11
|
SATAN COSPLAY
|
文艺体育类
|
2005
|
|
|
12
|
彩藤社
|
社会实践类
|
2005
|
|
|
13
|
Fire乐队
|
人文艺术类
|
2005
|
|
|
14
|
网球社
|
体育健身类
|
2005
|
|
|
15
|
原创音乐剧社
|
人文艺术类
|
2005
|
|
|
16
|
羽毛球社
|
体育健身类
|
2005
|
|
|
17
|
根与芽社
|
志愿服务类
|
2006
|
|
|
18
|
日语社
|
人文艺术类
|
2006
|
|
|
19
|
SF科幻社
|
学术科技类
|
2008
|
|
|
20
|
Oscar In My Mind
|
人文艺术类
|
2008
|
|
|
21
|
酷学文化社
|
学术科技类
|
2008
|
|
|
22
|
天文社
|
学术科技类
|
2008
|
|
|
23
|
HIP社
|
人文艺术类
|
2008
|
|
|
24
|
西班牙语社
|
人文艺术类
|
2009
|
|
|
25
|
理学社
|
学术科技类
|
2008
|
|
|
26
|
论坛水务局
|
学术科技类
|
2008
|
|
|
27
|
魔术社
|
学术科技类
|
2009
|
|
|
28
|
空手道社
|
体育健身类
|
2010
|
|
|
29
|
模拟联合国社
|
理论学习类
|
2010
|
|
|
30
|
演讲社
|
理论学习类
|
2010
|
|
|
31
|
TYPHOON口琴社
|
人文艺术类
|
2010
|
|
|
32
|
军情社
|
学术科技类
|
2010
|
|
|
33
|
X-Dream团队
|
社会实践类
|
2010
|
|
|
|